3月以来,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,人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有发烧、咳嗽、疲劳、食欲不振等,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。少数病例病情重,进展迅速,可出现病毒性肺炎,合并呼吸衰竭、多脏器功能损伤,严重者导致死亡。
6月上旬,北京市政府召集北京市科委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以及相关医院负责人和全市中医药专家,筹措启动系列科研项目,尤其是中医药防治流感的紧急预案。此举是为了应对可能在几个月后到来的流感大流行中,应用廉价、安全、宜普及的中药。
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崔晓兰在接受《北京科技报》采访时说,针对很多国家治疗甲型H1N1的药物达菲价格昂贵、耐药性以及目前储备量不足等问题,提供一批安全、有效、低成本的中成药已成为当务之急。
崔晓兰说,中药治疗病毒性疾病有着几千年的历史,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。治疗流感主要是采用了中药的两种功效——清热、解毒,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。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,采用这两种功效的药物。几千年来,我国在治疗流感时一直在使用中医药。
20世纪,全球共发生4次流感大流行,我国人口稠密,农村家庭式养殖业(禽类、猪、马)普遍且发展迅速。在这种生态环境下,出现流感大流行变异株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有可靠的资料证明,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新亚型病毒株均起源于中国。虽然原因不明,但我国仍是世界公认的流感高发地。尽管如此,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,我国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、死亡人数和民众的恐慌程度远远低于其他国家,其原因主要是中医药的广泛应用起了重要的作用。
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研究室是国内***早进行中药抗病毒研究的单位。
2003年SARS流行期间,该研究室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“抗SARS中药的筛选研究”,筛选出8种疗效确切的中成药,并推广应用于临床,得到临床的认可;随后又研发出疗效确切的6类新药“金柴抗病毒胶囊”。本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,该研究室将完成中药的筛选和评价。
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处处长屠志涛介绍,北京市财政下拨的1000万元专款已陆续到位,其中400万元用于临床对照研究中医药治愈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,600万元用于实验室研究,以尽快筛选出应对疫情的预防性中药、治疗性中药、对症解热药物,以及与西药的合并用中药(包括成药和饮片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