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】 ◎本报记者 王 菲 “你看,这就是它在无光源环境中的状态。”9月1日,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路明科技”)科创中心主任宋博宇,为科技日报记者展示了他办公桌上一颗在暗黑环境中自发光的小球。这颗小球淡绿色,直径七八厘米,是由路明科技新一代蓄光发光材料制成的。 宋博宇介绍,这种新一代蓄光发光材料在有光环境下可以吸收光的能量,在暗黑环境中自发光。这种材料无放射性,具有超长余晖的蓄光发光性能,成功应用于我国大国重器。 成立于1992年的路明科技,深耕于稀土发光材料和半导体发光芯片领域,在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中独树一帜,如今已成为国际光电行业的全球知名企业。从“把光留住”到“让光芯智慧”,路明科技成功实现了发光技术贯通,为我国国计民生,尤其是安全相关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。 “把光留住”:做大做强民族光产业 飞机客舱通道设计的发光指示带,地铁、机场应急逃生发光连续标识、海上船舰的救生装置和逃生通道……路明科技发明的新一代蓄光发光材料可以说能“上天入海”,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指示、消防逃生标识、救生装备以及国防军事特需领域,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。 30多年来,路明科技致力于光产业的发展,其创始人肖志国被业内人士称为“追光者”。其实,他的“追光史”不止30年。在创办公司之前,还在中国科学院固体发光材料专业攻读研究生的肖志国,就发明了一种“稀土蓄光发光材料”。这种材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蓄光发光产业的发展。 其后,路明科技的“追光之路”一发不可收拾。公司研发团队在国际上***了新一代稀土蓄光发光材料,解决了行业近百年未能攻克的技术难题,开创了以中国为主导的稀土蓄光发光材料产业。团队突破了国际***封锁,***了硅酸盐系列LED发光材料,其光谱连续可调,实现了全光谱白光照明,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,有力支撑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万亿产业的快速发展。 记者了解到,路明科技在发光材料的产业化应用中,通过解决发光材料粉末与树脂、玻璃等相容性及高温氧化等技术难题,先后发明了发光膜、发光陶瓷等7大系列200余种新型工业化产品,大部分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。他们还建成了国家稀土发光重大产业化基地,完成了《蓄光型发光材料及制品》和《半导体照明用发光材料》两部著作。 “让光芯智慧”:为全球提供中国光产业方案 如果说新一代稀土蓄光发光材料能够“把光留住”,那么化合物半导体发光芯片让光变得更智慧。 在奥林匹克公园,每当夜幕降临,国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便会流光溢彩。其背后的核心技术、曾获评“科技奥运工程典范”的“水立方幔态LED”显示系统,正是由路明科技研发。宋博宇介绍,在研发、制造、安装中,“水立方幔态LED”创造了7项世界***。 后来,路明科技的LED发光大屏幕又被德国世界杯赛场选用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,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一样可以在世界叫响。基于多年发光材料及芯片研究开发,路明科技兼并了美国上市公司AXT光电子公司,进一步研发创新,实现了中国高品质发光芯片零的突破。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大发明奖。 在光电子产业蓬勃发展、面临全球竞争时,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、邬贺铨、高文,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启明等13位院士于2017年联名推荐肖志国团队建设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,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 此后,研发团队建成了北京光电子芯片研发中试基地,在大连规划建设规模化产业基地,推动“芯粉合一”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。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了我国半导体照明成为万亿元产业,并锚定了光电子信息领域十万亿级产业市场。 鉴于在发光材料和发光芯片领域多年的重大贡献,肖志国荣获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。他表示,路明科技将继续为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建设以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为全球光电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、贡献中国智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