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化新网讯 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,充分发挥北京氢能产业创新优势,以标准化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3月27日,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《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(征求意见稿)》(简称《标准体系》),以构建一套完整统一的、与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适配度高的标准体系,解决产业发展标准滞后、缺失等问题。 《标准体系》提出,到2027年,建成较为完善的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,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标准基本打通。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5项以上,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20项以上,主导制修订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0项以上,对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。 《标准体系》要求充分考虑氢能产业在安全、氢储运、规模化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,聚焦促进氢安全应用、氢能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、氢能工业车辆应用、氢能产业用能管理等方面,着力增加产业急需标准的有效供给,覆盖产业链关键领域和环节。 据了解,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包括基础与安全、氢制备、氢储存和输运、氢加注、氢能应用5个一级子体系,《标准体系》分别明确了每个一级子体系的建设内容和重点任务。 氢制备方面,要对氢分离与提纯、水电解制氢、光解水制氢等不同制氢技术进行规范,开展水电解制氢设备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,在固体氧化物水电解制氢、规模化PEM制氢及其关键材料测试等领域制定市场急需的团体标准等。 氢储存和输运方面,要对高压气氢储存和输运、液氢储存和输运、固态储运氢、有机液体储运氢等进行规范,主导和参与氢气压缩、液化、氢储运系统、液氢贮存和运输的相关设备及技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,重点参与储氢容器、气瓶、管道等特种设备国家标准的制定。 氢加注方面,要对加氢站设备、系统、管理等进行规范,重点参与加氢站储氢容器、加氢站安全管理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,同时重点推进液态储氢加氢站、液氢泵、液氢加注机等核心设备团体标准的制定。 氢能应用方面,重点参与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、氢内燃机、燃料电池汽车安全及测试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,优先在液氢整车、车载液氢系统、车辆性能测试等国家标准空白领域制定团体标准。
|